评论:净值化环境下的风险必修课
◎记者 黄淑慧
11月以来,评论债券市场大幅波动,净值境下导致纯债基金、化环同业存单基金和银行理财产品的险必修课净值大面积回撤,这再次给投资者上了一堂风险教育课。评论
虽然与权益市场相比,净值境下固收类产品的化环回撤绝对数值并不大,但是险必修课这类产品的投资者风险偏好较低,对回撤相对敏感,评论因此匆忙赎回所投产品的净值境下现象并不少见。
对此,化环债券研究团队直言,险必修课这一轮债市“巨震”和过往有两点不同:其一,评论理财全面净值化考核与理财产品持有人刚兑预期之间存在矛盾,净值境下即产品一旦出现连续回撤,化环理财产品负债端不稳的属性会被动强化。其二,委托人负债端压力浮现,会加剧管理人抛售压力。
长期以来,在相当一部分投资者的理解中,纯债基金、同业存单基金以及银行低风险等级理财产品意味着“稳稳的幸福”。当这一“思想钢印”被打破,银行理财产品可能“破净”,债基收益可能“一周回到半年前”,给一些低风险偏好的投资者造成了较大心理冲击。
尽管随着资管新规的实施,关于产品净值化转型、投资者自负盈亏的理念已经在市场被反复传递,但是每逢低风险产品遭遇剧烈调整,仍能引发部分投资者产生困惑情绪。这波债市调整中,在一些理财社区,就有大量相关的吐槽声音。
不过,从另一个角度来看,这一波债市急跌可以让更多投资者真切地感受到,任何投资都有风险。正如霍华德·马克斯所言:“普遍相信没有风险是最大的风险,无忧无虑的投资者自身就是自己最大的敌人。”
实际上,无论是这波调整,还是今年3月曾出现的固收类产品净值回撤,都在清晰地传递一个常识:无论是银行理财产品还是固定收益类基金都存在波动和亏损的风险,“稳健”不等于“每天上涨”或者“不会下跌”,更不意味着保本保收益。
投资的核心在于正确地承担风险。在这次债市调整中,多家资管机构陆续发表投资者教育文章。比如,华泰柏瑞基金就提示,投资者在作出投资决策之前,必须充分了解产品潜在的风险与收益,判断其与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是否匹配。当下与其预测下一步行情会何去何从,不如对如何应对波动多一些思考:一是以长期思维淡化短期波动,着眼于中长期回报能够让债基投资更加从容;二是以资产配置的心态做投资,持有合理的预期。
与此同时,这波债市调整也让诸多机构意识到,净值化环境下营销推广和投资者教育工作仍然存在可以改进的空间。以年中热销的同业存单基金为例,其一度被当作“货币替代”和“现金管理”来营销。后来监管部门对同业存单基金的宣传推介口径进行了规范,要求不能片面强调“类货币”“货币替代”等,不得在宣介材料中片面强调该类基金的稳健性,片面强调“低风险”“较低风险”等属性。
波动是一面镜子,既能让投资者更好地识别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并找到合适的产品,也能让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机构意识到自身工作的不足。从某种意义上来看,这是净值化环境下我们终将面对的风险必修课。
- ·百融云-W11月22日耗资约807.48万港元回购110.1万股
- ·京东物流大跌逾7%,大和将京东物流砍价10%至18港元
- ·高银金融公布呈请的聆讯押后至4月21日 继续停牌
- ·万凯新材拟60亿投建新材料项目降低进口依赖 新增产能投产2022年预盈10.4亿同比倍增
- ·京东航空获准投运 2025年建成全球货运航空体系
- ·多家央企总部实现“碳中和”、100%绿电办公
- ·年报陆续披露公募隐形重仓股
- ·投资750亿!宝武、山钢建设1150万吨钢铁项目
- ·哈药集团三精千鹤望奎制药有限公司等2家企业保健食品生产许可被注销
- ·@养老 应对老龄化如何做好养老准备?
- ·长沙银行:兴业投资已减持92.24万股、持股比例降至5%
- ·推广容错机制,让营商环境更有人情味
- ·国泰基金泰周刊:经济企稳修复是渐进过程
- ·CPI同比增速回到“1区间”,降幅超机构预期,对货币政策有何影响
- ·国家医保局发布2022年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快报
- ·暴涨!暴涨!登陆科创板的茂莱光学成年内上市首日涨幅最高的新股